远程会议,在线上同传,多语种接力
新闻来源:百睿德
添加时间:2025/9/3 10:19:36
浏览次数:
当参会者遍布五大洲、演讲语言多达七八种时,传统的“一对多”同声传译模式已难以负荷。百睿德(BAIRUIDER)在2025年推出的“多语种线上接力方案”,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而生。该方案把线下成熟的博世(BOSCH)同传系统与云端远程同传平台深度融合,形成“云+端”一体化架构,让译员无论身处北京、巴黎还是内罗毕,都能在同一虚拟译员间内完成“接力”,确保线上会议的多语种声音无缝衔接。
架构:三层接力链路
1. 源语输入层:发言人通过Zoom、Teams或百睿德自研WebRTC客户端接入,系统以48 kHz/24 bit高保真采集音频,并实时生成字幕流,供译员二次确认。
2. 译员接力层:平台为每30分钟一轮的接力设置“虚拟同传箱”,支持最多6 名译员按语种排班。A译员把中文译成英语后,B译员以英语为“中继语”再译成西班牙语,C译员继续接力到葡萄牙语,实现“二次转译”而不损耗语义。
3. 听众输出层:参会者在网页或移动端选择目标语种,系统以DASH低延迟分发音频,平均延迟低于150 ms;同时提供回听、倍速、文字纪要等功能。
技术:低延迟与稳定性双保险
- 边缘云节点:百睿德与阿里云、AWS合作,在全球布设20+边缘节点,就近分发音频,骨干网故障时自动切换,年可用性达99.97%。
- 冗余音频通道:主通道采用Opus编码,备用通道采用AAC,两条码流在客户端实时混音,丢包率>10%时自动补偿。
- 安全合规:端到端AES-256加密,符合GDPR、ISO 27001,会议结束后密钥即焚;同时支持国密SM4算法,满足政企客户需求。
流程:三步上线,十分钟完成
1. 会前:客户在百睿德云控制台上传议程、演讲稿及词汇表,系统自动生成术语库并推送给译员;技术工程师远程完成音频环路测试。
2. 会中:译员通过“虚拟同传箱”界面实时查看PPT缩略图、发言者视频与自动字幕,点击“Hand-over”按钮即可完成接力,过渡时间<2 秒。
3. 会后:系统自动生成多语种录音、转写和术语匹配报告,供客户二次编辑;译员可一键导出TMX记忆库,用于下次同类会议。
案例:2025智能制造联盟年会
该年会现场共设中、英、德、法、西、日六种语言,线下主会场在上海,远程接入25国代表。百睿德采用“中→英→德→法→西→日”接力链路,平均每位译员工作20分钟即交班,全场350个耳机终端零掉线,线上满意度超用户预期。
- 成本节省:无需搭建实体译员间,差旅及设备费用平均下降45%。
- 弹性扩容:临时增加小语种仅需在云端新增译员账号,10分钟即可上线。
- 体验一致:听众端无论使用PC、手机还是博世红外接收机,都能听到同等品质的翻译声。
随着AI实时校正与数字人分身的引入,百睿德计划在2027年之前推出“人机协同”模式:AI为译员提供术语提示与数字降噪,译员专注于语境与情感表达,多语种远程会议将更加高效、智能、无障碍。